20岁的年纪,60岁的颈椎!最近,网友晒出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内的一幕被大量转发:年轻人排排坐、吊脖子,还有魔幻的红光……
这几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九楼康复科牵引室内,六个“吊脖子”位置更抢手了,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多一直不停。记者发现,“吊脖子”技术在这里已经火了三十多年,以往康复科进出的都是老年人,现在“天选打工人”大增。
坐办公室的李先生一直有颈椎病,高温天连续孵空调,颈椎病又犯了。听闻吊脖子可以缓解,一早就赶来六院康复科门诊。医生评估后给他开出的牵引理疗三大项:吊脖子、微波、干扰电。
“第一次,有点点紧张。”只见牵引带子托住下巴后慢慢往两边提升。整张脸包裹在吊着的宽带子里,下巴垫着白布,脸部因为两侧带子的挤压而微微变形……李先生说,“挺舒服的,不难受。”
由于牵引带子的作用,正在进行颈椎牵引的患者无法低头,他们目视前方,一副放空的样子。
“一般一个疗程7次,做牵引前,我们会提醒患者不要看手机,彻底放松。”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科技师长、副主任技师江澜坦言。不过,记者发现,还有部分人仍“坚持不懈”地把手机举到眼前,用平视的方式继续看手机。
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多是年轻面孔。“以前老年人多,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了!”江澜在六院康复科已经近30年,“吊脖子”颈椎牵引从她进六院做医生时就开始用了,属于一种经典的康复方式之一,一夜之间在网络上走红,江澜也些许意外,“久坐,运动少,长期低头,躺床上看手机,工作节奏过快等,都是导致颈椎问题的‘元凶’。
颈椎病发病年龄确实呈现年轻化趋势,其和职业习惯、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关系。 颈椎牵引只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辅助方法,主要用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通过拉伸颈椎的方式缓解颈部疼痛和不适。
20分钟的牵引之后,患者一般则会躺在另一侧的治疗床上接受微波和干扰电的治疗。“整个过程大概1-1.5小时左右。”江澜指出,六院康复科每天有六七百人进行颈椎治疗,每个人大约三到四个项目。
“医生,我的脖子动不了了,头都低不下去”,“最近这一周脖子特别难受,不仅肩膀疼,手也有点麻”……高温持续烘烤,大家空调吹久了,颈椎病也进入高发季节。在康复治疗室的21个康复医师也是连轴转,中午不休息,下午门诊一推再推,直到下午五点半才能结束。
江澜透露,颈椎病是慢性病变,很多患者在进行单次物理治疗后症状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若想取得长期疗效需要数个疗程,要先对病人进行评估确定是属于适合的类型才会建议牵引治疗。
另外,牵引理疗三大项也不是人人适合,颈椎牵引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评估指导下才能进行,椎管狭窄比较厉害的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而这只是康复科的冰山一角,体疗室内的康复更为红红火火,隐藏着更多高精尖康复神器:被田径名将苏炳添用于日常辅助训练的设备,可以对肌群薄弱点进行定向训练;非手术减压腰椎牵引机器模拟太空舱,可以精准对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定向牵引治疗;“止痛神器”冲击波可以治疗网球肘、鼠标手、肩周炎、足底筋膜炎…… (周到上海)
来源:新闻晨报
解锁趣味新体验,华为畅享系列手机迎来HarmonyOS 4.2版本
中国代表:中方支持哥伦比亚政府同有关武装组织通过谈判解决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