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市民牵手冰雪,申城逐梦喜迎冬奥。在距离北京冬奥会还有整整100天的特殊日子,上海迎来了这个秋天的第一场“雪”。这并非一场真雪,但上海依旧借着它的“祥瑞之意”,传递着对北京冬奥会的祝福。
10月27日,在上海地标东方明珠电视塔下,一场以“百万市民牵手冰雪,申城逐梦喜迎冬奥”为主题的迎接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活动拉开了大幕,活动现场不仅有奥运冠军献上祝福,还设置了冬季项目市民体验,以及2021市民滑雪体能比赛等活动。
未来的100天里,当中国冬奥健儿们在积极备战、冲刺奥运时,上海也将开展各种冰雪赛事和运动,以运动之美见证奥运圣火再一次熊熊燃烧。
活动现场下起了“雪”。“我和冰雪有缘”“10月底在上海就能看到这么有趣的雪景,离开家乡久了,都有点不适应。”
当85岁的老人张冰峰在儿子的陪伴下,在东方明珠下看到一群滑雪爱好者在人工造雪的环境下进行体能比赛时,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有生之年能够见证北京成为双奥城市,也是一种幸运。”
张冰峰老人在人生的前80年都生活在自己的东北老家吉林长春,直到儿子在上海有了稳定的事业和家庭,退休后的他才决定“南下”来到上海生活。
“我以前也喜欢滑冰,滑得老好了,你看我名字里有个冰字,就是到我和冰雪有缘。当时就想有了解这些冬季项目的比赛,也想着什么时候冬季奥运能够来到中国,现在终于实现了。”
说话间,张冰峰笑了,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是在社区的活动通知中看到了这场庆祝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的活动,于是决定要来看一眼,“我本来自己跟几个老邻居可以一起过来,儿子一定要陪我过来。不管怎么样,冬奥会真的要来了。”
现场体验陆地冰壶。之所以张冰峰老人会如此感慨,不仅是因为他和冰雪运动的渊源,更是因为他在这场主题活动中感受到的浓烈的奥运氛围。除了正在国家雪车队积极备战冬奥会的四名上海运动员邵奕俊、应清、刘蔚、甄恒为主题活动录制了视频,现场还有陆地冰壶的体验活动,更是从北京延庆赛道请来了冬季项目的“宿敌之王”单人雪车。
在活动现场,不少观众和嘉宾都围着雪车细细端详,然后拿着手机合影留念,而当他们听说这个项目的时速最高可达到150多公里时,不少人都啧啧称奇。
事实上,就在这场庆祝仪式为上海制造这个深秋的第一场“雪”之前,上海就已经以各种方式为北京冬奥送上了祝福——外滩城市之窗、上海中心、上海东方体育中心纷纷亮灯,为北京冬奥会加油。
从浦西到浦东,从外滩到前滩,申城黄浦江两岸璀璨灯景,无一不告诉市民 “冬奥会即将到来”。
单人雪车。百万市民牵手冰雪,上海进入“冬奥时间”“5、4、3、2、1”,就在上海的庆祝活动现场,所有人一起热情地倒数计时,不仅仅预示着冬奥会的临近,也代表着上海正式进入了“冬奥时间”。
“上海未来会举行很多冰雪活动和青少年赛事,包括了群众体育参与的活动,我们在这100天时间会通过各种造势活动,来活动冬季项目的氛围。”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在未来的100天时间里,上海计划推出41项冬季项目赛事,让上海的冰雪爱好者们走出家门就能去到身边的冰雪场馆运动,或者通过冬季运动的系列活动,了解冰雪运动的文化。
“上海各个方面对于这些赛事的积极性都非常高,社区、学校和俱乐部都希望能够参与其中。”上海市冰雪运动协会会长严家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第一批的40多项冬季运动赛事,预计可以达到100万人次参与,这也是“百万市民牵手冰雪”这个主题的由来。
“从各类活动的分类来看,有一些像越野滑雪的中国积分赛这样的引领赛事,助力北京冬奥;也有青少年赛事,各种青少年的锦标赛和公开赛;更有社会化的各类俱乐部自身的比赛。不仅如此,一些滑雪俱乐部,还会在冬季带领会员上山,去滑真雪。”
现场体验滑雪。就在这场主题庆祝活动的现场,一批滑雪爱好者们就在模拟器上体验了一把滑雪体能大比武,其中的不少参与者,其实都是已经拥有三四年滑雪经验的“高级玩家”了。“其实南方人特别爱雪。我们从2018年创办了滑雪俱乐部到现在,如今在上海的核心城区已经有15家门店了。”
作为这次滑雪体能大比武的承办方,上海世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商务拓展总监,同时也是上海冰雪运动协会滑雪专项委员会委员杨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们的俱乐部Snow51在过去三年见证了滑雪人群在上海的快速成长。
“除了来到场馆的会员,我们也会进校园和社区,每年触及的滑雪人群达到了几十万人。这三年,我们看到很多人是从在滑雪机上蹒跚前进,到现在可以参加赛事,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冬奥、夏奥一双翅膀,助力上海体育发展杨晏的亲身感受,其实正是上海冰雪运动在过去几年快速发展的一个注脚。
根据上海体育局给出的数据,2017年上海参加各类冰雪活动(训练)的人数为60多万人次,2018、2019年上海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次呈几何倍数增长,即使疫情影响了社会生活,但是2020年上海全年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次仍然增长至200万。
目前,上海已累积举办青少年冰雪赛事5000多场次,共有120万人次参与。上海市教委、市体育局确定了39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57所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32所全国青少年冰雪特色学校名单。
“作为南方城市,上海是比较早开展冬奥项目的城市之一,上海已经有了很不错的冬奥项目基础。上海对于体育运动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包括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今后的5年,冬季项目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块。”
正如徐彬局长所说,在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的美好愿景上,上海做出了很多努力,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冬季项目热情的过程中,上海也在着力提升冬季项目竞技实力的水平。
“我们希望把上海的冰雪文化进一步烘托出来,能够推动我们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今后从上海体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会把夏奥和冬奥作为两个翅膀,主力上海体育的发展。”冬奥项目和夏奥项目齐头并进,这就是上海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海也早就开始为此努力——据统计,上海共有冰场13块,室内滑雪场所34处,冰壶场地3个,共8条冰壶道,各类冰雪运动场地分布于13个区、4所高校,全市共开展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速度滑冰、冰壶、雪车、滑雪等七个冰雪运动项目。
除此之外,上海是国内唯一一个举办过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世锦赛的城市,还举办过九届短道速滑世界杯、三届中国杯花样滑冰大奖赛、三届上海超级杯。在培养冬季运动文化上,上海也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00天后,北京冬奥会的圣火就将熊熊燃起。对于北京、张家口、上海,乃至全国来说,这都是冬季项目快速发展和普及的一个开始,“三亿人上冰雪”的美好愿景背后,则是竞技水平和全民健身共同发展为整个社会带来的积极变化。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传三星Galaxy Fold 2将不会配备S Pen 因屏幕强度不够
加密货币市场持续下跌:以太坊24小时跌幅超10%,狗狗币跌超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