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图侵删)
又!双!叒!
有新发现!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联合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广东连山发现一两栖动物新物种连山角蟾(Boulenophrys pepe),相关科研成果近期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杂志《Zootaxa》上正式发表。
图为连山角蟾的形态特征。(受访对象供图)
研究团队牵头人林石狮表示,该新物种与相近种类相比,其嘴唇明显肿胀,颇有特点。主要栖息在海拔490米至540米之间的常绿阔叶林,林下有丰富的山地溪流和落叶层,形成多样化小微生境系统。
据了解,中国是布角蟾属物种最丰富的国家,目前共记录68种,其中有12种仅分布于广东省,且多为狭域分布种,是亟需重视和保育的类群。
图为连山角蟾的生存环境。(受访对象供图)
林石狮介绍,连山角蟾对森林生态环境变化高度敏感。此次新物种发现加深了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更表明我国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科普小贴士
广东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记录分布有野生高等植物超6600种,陆生野生动物超过1000种,数量居全国前列;记录分布昆虫超1.2万种,居全国之最。与此同时,广东还是全国自然保护地建立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现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361处。
据了解,近年不少新物种呈现“发现即濒危”的特征。据华南国家植物园提供的统计数据,2021年至2023年广东境内发现的56个植物新种中,约30个评估了其濒危等级,其中19个属于“极危”“濒危”或“易危”,占比接近2/3。
综合丨新华社、南方日报
来源:大洋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彩虹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